您当前的位置:滚动 >  >> 正文
环球快看点丨买私募前要做的几点准备

时间:2023-06-02 16:27:58    来源:私募排排网

在购买私募时,很多投资者都会犯“选择困难症”,毕竟过往业绩并不能代表将来,明星基金经理也会有低谷期,我们无法预期在购买以后,产品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。


(资料图片)

打铁还需自身硬,在选购私募前,我们不如先分析清楚自己的需求、做好心理准备,再按图索骥地配置符合需求的私募。

拆解投资需求

我们可以自上而下式地明确自己的投资需求:

1.考虑自己进行私募投资的终极目标。

是为了子女教育、父母养老而要实现资产保值?还是把私募作为风险投资,希望能带来丰厚的回报?

2.明确自己的长期目标,即想要在多长的时间,达到一个怎样的收益?

有1个数据可以作为基准:M2(广义货币供应量)。M2通常可以用来反映社会印钞量,其增长自然就代表着印钞的速度。

但要注意的是,随着经济发展,社会上的钱本来就应该越来越多,因此M2增速不等于通货膨胀的速度。倒是用M2增速减去代表经济增速的GDP增速,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通胀水平。

例如近10年中国M2平均增速约为11%,这期间GDP增速均值为6.4%,二者差值约为4.6%。

以此为基准,我们可以大致推算,投资年化收益率大于4.6%,可以保证我们跑赢通胀,生活质量随经济发展而提升。

而想要通过投资实现阶级跃升,则年化收益率至少要超过M2增速(意味着资产新增要高于均值),也就是说要大于11%。

3.明确需求和长期目标后,相适应地调整投资策略,以期实现目标。

调整投资策略

投资策略的调整具体来说有3步:

第一步,是我们私募投资的配置原则,决定组合的配置结构,决定股多策略在组合中的位置;

第二步,决定配置标的和比例;

第三步,决定择时和后续的动态调仓。

举个例子,如果你是个工作处于上升期,进行私募投资是为了博取更高收益的投资者,你的组合中就应该多一些进攻性的品类,股多策略产品比重可能要高一些。

进一步来看,如果你想实现20%以上的年化收益,通过股多管理人,这里面其实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每年能相对稳定的达到20%,另一种是第一年50%,第二年可能负收益。

这种情况下就要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,如果投资期限较短,比如你想用投资一年的收益买一辆车,则选择第一种(多为交易型或行业轮动型管理人);

如果投资期限比较长,则可考虑第二种(多数为价值、成长等坚守某种风格的管理人)。

最后,如果选择了第一种管理人,那么择时显得没那么重要,如果是第二种的话,市场低位,产品净值出现大幅回撤的时候,是相对而言比较好的入手机会。

当然,上面介绍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情况,现实因素要复杂很多,但是只要目标明确,做正确的事情,结果不会太差。

经过22年市场的洗礼,许多主观多头管理人都开始更加注重自下而上的宏观和政策研究。其实不仅是管理人,咱们自己做投资也是一样,不要怕麻烦,自上而下,由远及近的审视一番,想清楚了再投资。

合适的心理预期和配置思想、敬畏之心

首先还是要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,不仅是根据产品风险指数对于波动要有预期,更要设置自己的赎回标准——可以结合前文所述的目标设置。

心理预期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我们的操作,合理预期才能避免一些伤筋动骨的投资,提前设置的赎回标准可以有效避免随波逐流,错过合适的止盈点。

当然这个过程中要洞察和控制自己的情绪、贪念,保持平常心,要经常想到自己买卖操作的初心,这样才能少走一些弯路。

然后不得不提的是,做私募投资时一定要有“配置”的思想,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,要做到策略分散,优质策略互补,根据自己的投资预期、可投资金、风险偏好,再结合当下的市场环境,分散投资、均衡配置。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还是要对这个市场有敬畏之心,在看不懂产品或者明知道有风险的情况下,不能心存侥幸。凭运气赚到的钱,最终大概率会凭实力把它亏掉。

尽可能充分了解管理人、投资策略极其投资风格,而不是仅仅盯着历史业绩,我们才能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。

有用就收藏、点赞、分享一键三连吧~

关键词: